根据教育部、司法部有关文件精神,西北政法大学自2021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2023年9月,首届学生将在联合培养单位开展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训。陕鼓集团是首批和我校签署《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的单位。2023年9月18日上午,陕鼓集团和国际法学院共同举办了实训启动仪式。 实训启动仪式在陕鼓集团西安总部产业园举行。陕鼓集团纪委书记罗克军、培训总监毛希勇、金沙娱场城61665院长刘亚军、副院长张光、研究生秘书景亚男、12名实训学生及联合培养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共30余人出席本次仪式。实训启动仪式由陕鼓集团培训中心副部长韩悦主持。 罗克军首先对国际法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陕鼓集团的发展历程、服务领域、获得荣誉、品牌影响、企业文化等情况进行了介绍。罗书记指出,陕鼓集团经过两轮深化转型,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为智慧城市、流程工业、“一带一路”领域提供低碳、节约、智慧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的企业。在集团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中,知识产权归属纠纷、合同风险、海外劳务、海外纳税、海外融资等问题不可避免,为了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集团亟须涉外法治人才的加入。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高校+企业”的联合培养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有能力的涉外法治人才。 刘亚军对陕鼓集团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表示感谢!他对国际法学院的办学理念、研究特色与优势、学生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了介绍。表示,国际法学院一直致力于涉外法治的研究,在涉外投资、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外国法查明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希望双方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最后,刘亚军希望实训的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求真务实,以主人翁的意识开展实训。 毛希勇从导师分配、实习培训计划、培训考核管理、培养纪律管理等方面对联合培养计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同学们具体的实训任务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了解集团的基本情况、战略和部门运作,早日融入到集团的工作之中,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王冠丁代表实训同学发言。他对学院和陕鼓集团提供的平台与实训机会表示深深感谢,表示会好好把握此次宝贵的实习机会,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服从单位的管理安排,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扎根实践,将自己所学和工作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此次实习工作。 按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方案》,我院其他30余名涉外律师研究生均已在作为联合培养单位的相关涉外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机构开展专业实训。
为庆祝全国第39个教师节,9月8日上午,国际法学院2023年教师节座谈会在长安校区顺利召开。学院领导班子、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及部分行政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主持。 李立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国际法学院已成为学科平台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师资队伍精良、教学科研突出、全国知名的国际法和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重镇,这些都离不开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院长刘亚军勉励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根据国家对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力争打造能引领思想价值、以智育人、以德养人、专业素质过硬与德性优异的教师及工作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各与会教师代表就教学科研、师德师风、思政育人、教师队伍建设等,分享交流经验,提出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到真正的“育人”,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大家纷纷表态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勤奋工作、锐意进取,继续为国家输送优质法律人才。
9月15-16日,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纪念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成立130周年高端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办事处、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澳门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际组织、司法机构、外关部门以及相关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35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院国际法学科带头人、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瀚教授,孙尚鸿教授、刘萍教授、张超汉教授应邀参加年会和高端论坛。 本次年会以“中国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守正与创新”为主题,会议围绕冲突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民商事争端解决、《仲裁法》的修订与完善、国家豁免的理论与实践、法的域外适用、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国际商事仲裁的新发展、制裁与反制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国际私法教学改革等十五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在15日早上召开的研究会党支部选举大会上,王瀚教授主持了本届研究会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在16日早上和下午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王瀚教授作为会议主持人,对专题一(中国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五位报告人的发言进行了主持,并做并了会议总结。孙尚鸿教授和张超汉教授作为评议人,分别在专题七(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和专题十二(制裁与反制裁)两场会议中对发言人的报告作了总结和评议。 本届年会适逢学会换届,经研究会推荐、所在单位审核,研究会会员大会投票选举,我院王瀚教授继续当选为第九届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孙尚鸿、刘萍、张超汉三位教授当选为学会常务理事。
2023年9月9日晚,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在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楼三楼国际法研究中心报告厅举办“日本核污水排海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及其实践路径”专题学术沙龙。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瀚教授担任引导性发言人,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潘俊武教授担任主持人,国际法学院翁杰教授、刘萍教授、王泽林教授、吕江教授、周亚光副教授、张丝路博士、蒋围博士、张光耀博士担任与谈人,国际法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50余人参加沙龙。 王瀚教授首先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作出引导性发言。目前,国际社会存在三大“治理赤字”,国家通过单方面行为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势在必行。日本政府许可排放核污水入海不仅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规定,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国际刑法中的危害人类罪。单纯依赖国际社会及国际组织协调难以有效遏制案件带来的持续性实际危害,因此,应尽快交由我国相关主体,如个人、民间组织等在国内提起针对日本相关责任人、企业及国家政府的民事侵权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现阶段,我国应考虑通过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从法律、政治与经济等多个层面共同着手解决。 与会专家分析了我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多部法律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也阐述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核安全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有关规范与适用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将在2024年1月1日实施生效的我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第9条值得深入关注,“对于外国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相关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死亡或者造成动产、不动产损失引起的赔偿诉讼,该外国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院不享有管辖豁免。”我国司法机关如何对第9条作出适当、合理的补充解释将是顺利解决本案管辖问题的关键。随后,与会专家及同学们围绕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行为的违法性、案件的管辖、调查取证、损害赔偿以及构建核污染预防机制等法律问题作出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最后,潘俊武教授对本次专题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昭示着国际秩序的彻底崩塌。金沙娱场城61665广大师生们应坚持国际视野、中国立场,持续关注案件走向并积极谏言献策,为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及保护世界海洋权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9月6日,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德香教授应邀来我院,在雁塔校区三楼教学楼3609教室作了题“国家安全视域下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法律规制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主持。国际法学院23级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90余人参加了讲座。 郭德香教授以自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安全视域下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法律规制研究”为题进行了分享,郭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学术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讲解了金融数据流动的内涵,探究在数据经济时代,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相应的法律规制。讲座第二阶段,郭教授从学习、身心健康以及人际交往三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系统和实用的生活规划。在第三环节,针对大家关心的论文写作问题,郭德香教授从多年论文评审的角度对论文选题、结构、论证以及格式等方面进行了指导,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论文写作的方法。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郭教授的感谢,并积极提出困惑问题,郭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都逐一进行了解答。 讲座最后,张超汉教授表达了对郭德香教授讲授内容的高度赞同与诚挚感谢,并同时提出自己对新生的几点建议和期望,为同学们三年的学生生活指明了方向。